媒体动态

杂技团演出表演的特色有哪些?

2022-12-25来源:北京演艺公司

  杂技团演出表演具有鲜明的中华特色。造型优美、表演细腻、刚柔相济的杂技团表演基本功,不仅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享受,更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杂技团表演的节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构成了杂技团表演独特、绚丽多彩、古色古香、朴实无华的艺术特色,卓立于世,弥足珍贵。下面是北京演艺公司对杂技团演出表演艺术特点的概括:


生活气息浓厚。杂技团演出表演的各种技巧大多是从生产生活中发展出来的,其中一些节目是劳动技能与民间技艺相结合的产物。日常生活用具、劳动工具中道具也多为道具,如碗、盘、坛、盅、绳、鞭、叉、竿、梯子、桌子、椅子、伞、帽子等,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在杂技团表演艺人手中,都有“变魔术”之意,表现杂技团表演与劳动生活的密切关系。杂技团表演可说是离不开民间日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中华特色,因而能贴近群众,感觉亲切自然。可见,杂技团表演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更离不开技艺和节目的提炼,离不开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

其次是讲究真功夫。俗话说得好,“京戏筋斗,戏台上斗”,其实筋斗与戏台是分不开的。汉画中的砖石、壁画、陶俑等,都是中华古代杂技团表演演员所珍视的,其中以拿顶、翻筋斗比较著名。

一通百通,多变。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蹬”剧,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脚蹬两足,至于蹬什么东西,几乎包罗万象,从绍兴酒罐、彩缸、瓦钟到桌子、梯子、木柱、木板、鼓板等,轻到绢伞,重到百斤以上,大活人都有;被蹬的东西,也可迅速旋转,或腾空自如,从光滑的瓷制缸,到笨重的木制八仙桌,都可蹬得飞旋如轮,见影而去。从前蹬技以重为胜,近世发展轻并举,轻如纸伞、彩毯,演员也能蹬得潇洒非凡。杂技团表演艺术的不断超越精神,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惊喜,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士气,激发着人们战胜种种困难。

四是力量与技巧并存。演员们在舞台上时而如鱼,时而如水,身形轻似箭,时而如紫燕,蝶舞飞舞,“倍加功夫,妙体生花”,构成一种独特的风格,柔术与硬功,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平淡无奇,回味无穷。杂技团演出表演常常没有或只有一些简单的道具,但却充满了异彩。如同中华的得意忘形的字画,极简却又极富韵味,令人回味无穷。实际上也是真功夫的体现。

人、物、环境的和谐统一;杂技团演出表演充分体现了人、物、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就像“走钢丝”、“骑独轮车的时候各种惊险动作”、“摇摆板”、“摇晃梯”等,凳子、凳子、人叠在一起,但是上面的人必须要在不动的基础上求平衡性,这都需要极冷静的头脑和高超的技巧,而这是经过千百次艰苦训练后适应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