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14部作品亮相"戏韵动京城"——第四届京津冀文艺院团新春线上展演
2021-02-20来源:
新春之际,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隆重推出"戏韵动京城"——第四届京津冀文艺院团新春线上展演。此次展演携手京津冀三地17家优秀文艺院团带来30部经典剧目,涵盖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舞剧、儿童剧等13种艺术门类。本次展演呈现的剧目,从演出剧种、演出题材以及演出阵容三方面优中优选,尽显院团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艺术特点。名家名团名剧,以云端相聚的方式喜迎新春,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一抹艺术色彩。
北京演艺集团的14部精品剧目在本次展演中亮相,九大院团的多部好戏首次在线上与大家见面,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观看,千万不要错过!
中国杂技团 杂技《哪吒》
剧目介绍:《哪吒》取材于东方经典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以当代视角对故事内容进行了全新解读和境界升华。剧目本着“丰富”而不“颠覆”传统杂技剧的宗旨,以“杂技”为本体,以“剧情”为核心,在保持杂技本体特色的同时,强化在叙事方面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该剧以《祥龙腾云》为开篇序幕,通过《降生》、《惩恶》、《涅槃》、《闹海》四个章节再现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内容和叙事手法的“哪吒闹海”的经典故事,尾声《风调雨顺》创新了传统故事结局,从当代视角诠释矛盾的化解,用“再世哪吒”与“战败龙子”的“言和”升华了故事内容,既凸显了主人公哪吒“伸张正义”的崇高人物精神,又生动地展现了剧目“厚德扬善、包容和谐”的主旨思想。
中国评剧院 评剧《藏地彩虹》
剧目介绍:评剧《藏地彩虹》是由中国评剧院根据北京榜样——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顾虹医生、北京援藏医疗队以及其他行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的一部戏曲作品。全剧通过讲述援藏医生救助藏区先心病患儿的故事,展现新时期科技医疗的援藏精神。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设置巧妙,将老一辈修公路,新一辈建铁路的老西藏精神融入其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契而不舍的援藏精神,共谱汉藏一家亲的和谐诗篇,突显出“雪域高原几十载,献了青春献终身”的高尚情怀。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儿童剧《熊猫与小鼹鼠垃圾分类之环保小卫士》
剧目介绍:《熊猫和小鼹鼠垃圾分类之环保小卫士》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垃圾分类的故事,更是一个有关消除偏见的故事。环保管理员熊猫,人见人爱的小鼹鼠,聪明但备受大家歧视的老鼠“大眼儿”,还有骄傲马虎的流浪猫“赛虎”,他们将在垃圾分类的行动中表现出各自怎样的特性?老鼠“大眼儿”将如何消解大家对他的误会和偏见?在流浪猫“赛虎”的骗局下,城市的垃圾又会对大家造成了怎样的侵害?这部剧将带孩子们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并潜移默化引导孩子树立文明、友爱的思维理念。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儿童剧《飞吧,丹顶鹤》
剧目介绍:大型现代原创木偶剧《飞吧,丹顶鹤》是庆祝中国木偶剧院建院60周年巅峰之作。此剧取材自一首中国人都熟悉的歌曲、旋律催人泪下,述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本剧以传统杖头木偶表演为特色、以现代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讲述人与丹顶鹤、人与自然的感人故事。在表现形式方面,《飞吧,丹顶鹤》既有传统的杖头、布袋、景偶等经典木偶表演形式,更有全新的木偶艺术创新,64个偶形精彩纷呈,3米高的偶形给您带来惊喜,160平米的LED高清屏幕、双向旋转舞台等技术的应用,震撼所有观众。本剧讲述的是大学生娟子和丹顶鹤赖毛子之间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激励孩子们养成善良、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融入时代、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梦的良心作品。
国家大剧院 北京歌剧舞剧院 舞剧《天路》
(3月3日 现场直播 敬请期待)
剧目介绍:由集团旗下北京歌剧舞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的舞剧《天路》曾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该剧紧扣时代脉搏,将青藏铁路兴建、停建、复建的现实历程与西藏地区人民精神之路的诉求作为舞剧的两条线索,着力展现一个“筑路”与“心路”交织前行的故事。这部以改革开放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为创作背景的现实题材舞剧再现了雪域高原上奋战在一线的铁路劳动者执着坚守的筑路岁月,颂扬了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天路精神”,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北京歌剧舞剧院 现代乐舞作场《清平乐·大都吟》
剧目介绍:北京歌剧舞剧院重点创作剧目《清平乐·大都吟》在题材元素和演出形式上进行创新,极大丰富了北京舞台艺术形式。本剧取材于“崖山之战”,以宋相陆秀夫背幼帝跳海,十万军民随之跳海殉国宣告南宋灭亡,1272年忽必烈定都元大都(北京)为背景,宋亡元立,风云变幻,时代变迁。《清平乐·大都吟》以现代乐舞作场的演出形式多角度演绎文化脉络发展状况,让艺术在舞台上流动、鲜活起来。全剧共分五大章节,将《大都阙》、《大都曲》、《大都剧》、《大都乐》、《大都月》巧妙“联网”,展示了一幅“全景式”元代社会文化画卷。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儿童剧《神笔》
剧目介绍:笔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朋友”,孩子们用铅笔记录着成长,用画笔描绘着心中的梦想,用毛笔让心灵在翰墨中浸润,用钢笔书写人生乐章,用电子笔触摸科技,创造未来。本剧以“笔”为切入点,让孩子们理解爱与陪伴,让孩子们学会感知爱,勇敢表达爱!《神笔》中的铅笔、钢笔、毛笔、电子笔和橡皮,它们并没有神力。但是,它们对主人公花瓣儿真诚的爱,对花瓣儿不离不弃的意志,让我们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那便是温暖。
北京曲艺团 相声专场《笑满京城》
剧目介绍:相声作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之一,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和不可缺少的主要表现形式。《笑满京城》是一台汇集了北京曲艺团众多优秀青年相声演员的相声专场演出。节目包含了传统名段和新创作品,轮番为观众奉上精彩的笑料包袱,京味儿十足。增强了群众文化幸福感与获得感,传递社会正能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北京民族乐团 民族管弦乐《中轴》
剧目介绍:整部作品以北京中轴线申遗的14处遗产点为依托,由九个乐章组成民族管弦乐组曲,包括展现城门文化的“一城永定”、讲述北京城市井民俗的“坛根儿情”、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正阳雨燕”、赞颂华夏江山社稷的“天安九州”、彰显皇家文化的“紫禁三和”、展示风花雪月的“春度景山”、聆听水文化的“水润万宁”,奏响和谐之声的“钟鼓和鸣”,以及融合八首作品之精华的“国之中轴”,每个乐章均具独到之处。作品由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先生担任音乐总监,并与另外七位优秀的青年作曲家组成强大的创作团队,在民族管弦乐的基础上融入不同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北京民族乐团 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
剧目介绍: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创作的原创音乐作品,是民族管弦乐领域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该作品将全方位展现大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未来宏图。六个乐章分别为《天下首邑》《北京声音》《凤凰展翅》《南囿秋风》《水光潋滟》《国之大兴》。整部作品在创作过程通过将挖掘大兴区的优秀音乐资源如武吵子、民歌、戏曲等内容进行创作,演出形式除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外还融入了具有大兴特色的戏曲、民歌演唱以及打击乐演奏等具有民间特色的器乐演奏。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河北梆子《龙凤呈祥》
剧目介绍:《龙凤呈祥》是在河北梆子《回荆州》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京剧《甘露寺》的表演内容,保持剧种特色,成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特色剧目。同时《龙凤呈祥》也是一出标准的三国戏。《龙凤呈祥》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全都涵盖,而且是相当亮阵容和亮家底的一出大戏。包括服装、头饰、场面,特别适合京梆呈现,气势上的大气磅礴,表演上的洒脱飘逸,戏本身具有皇家气派。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河北梆子《王宝钏》
剧目介绍:女主人公王宝钏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一生命运一瞬见,天渊之别一抛间”的婚恋抉择中,彩楼上的相府千金——“宝钏偏迎逆风上”,“爱才不爱财”,毅然把彩球抛给了“花郎”平贵。从与嫌贫爱富、悔婚弃约的相国老父“三击掌”决裂,到感人肺腑、生离死别的平贵别窑。高潮迭起,名段频出。跌宕起伏并富于思辨的剧情,在燕赵悲歌的演绎下,曲尽人情。
北京市曲剧团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
剧目介绍:本剧根据老舍同名小说及李龙云同名话剧剧本改编。《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未完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是老舍的家族史,也是晚清北京旗人的风俗风情史。腊月二十三的傍晚,在祭灶的欢歌和旗兵巡城乐曲中,一个孩子落生了。这已是大清朝的残灯末庙。而不知自省的旗人们,却还在醉生梦死。剧中人物在北京的各色风俗风情中纷纷亮相,善良而又卑微,贫困而又心怀渴望的老舍一家人办洗三、闹新年、庆满月、过端午、养鸽子、听评书、要帐、送礼、票戏、巡城,忙忙碌碌,自得其乐。就在这时候,大灾难降临了。
北京市曲剧团 北京曲剧《四世同堂》
剧目介绍:《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讲述了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故事。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小羊圈胡同的人或抗争,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1952年由老舍先生命名。它的音乐唱腔是以单弦曲牌为基本音乐素材发展创作而成,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突出北京语言的特色,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