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北京演艺集团第六届人才演出季“匠心无垠·智启新章”主题活动圆满举办

2025-11-13来源:

 
  2025年11月11日下午,北京演艺集团第六届人才演出季主题活动——“匠心无垠·智启新章”艺术论坛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成功举办。活动聚焦“人才为本、科技赋能”双轴驱动,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剧作家欧阳逸冰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党总支书记、主任,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宋震担任论坛嘉宾,并汇聚首都文化科技集团系统优秀人才代表,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各大文艺院团带头人、青年优秀创作人才及高校学生代表,共同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人才梯队建设、人文精神传承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呈现了一场思想激荡、艺术纷呈的高水平交流盛会。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凡喆,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徐哲,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继红,副总经理,北京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宁,副总经理许宁,总经理助理杨月如等领导出席活动。

  深耕沃土 人才培育结硕果

  自2019年启动以来,北京演艺集团诚意打造的“人才演出季”已成功举办六届,逐步构建起集发掘、培育、展示于一体的青年艺术人才孵化机制,累计为超过百名艺术工作者搭建起才华绽放的舞台。


  徐哲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六载精心耕耘,‘人才演出季’已成长为首都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品牌。历届活动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形成展示、交流、孵化三位一体的育才体系,为首都文艺事业输送了大量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面向未来,首都文化科技集团将持续加强对演艺事业的投入,拓宽跨界合作路径,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复合型艺术领军者,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繁荣首都文化事业注入新动能。”

  匠心传承 艺术科技相辉映

  活动由曲艺名家、北京曲艺团副团长李菁担任主持。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向新而美》诗意开场中,整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作品通过七个精心设计的场景,艺术化地呈现了历代青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随后,中国评剧院三代艺术家谷文月、王丽京、彭雅楠同台演绎《花为媒》经典选段,并在演出间隙分享各自学艺、从艺与传艺的心路历程。八十高龄的谷文月深情回顾新凤霞大师“学我则生,似我则亡”的艺术教诲,彰显了评剧艺术代代相承的生机活力。


  北京民族乐团奏响《金戈铁马》,以恢弘气势展现传统艺术的当代感染力;北京曲艺团推出的AI创演作品《文科创融启新程·京韵潮声振九霄》,通过人工智能与传统曲艺的有机融合,生动呈现科技助力艺术创新的前沿成果;各院团青年代表联袂献演的《美丽的日子》,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充分展示了京演新生代的艺术风采与创造活力。





  智启新程 融合赋能育英才

  董宁在《向上的阶梯》主题演讲中,系统总结了六届“人才演出季”在平台搭建、创作推动与人才孵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她表示:“面对AI时代,集团坚信艺术的核心始终是人的温度与情感,我们从不以科技替代艺术,而是真诚邀请科技成为创作路上并肩前行的新伙伴。为此我们将推动文艺战略转型,使艺术家突破传统,成为懂算法的数字诗人、掌握VR技术的空间建筑师、实现人机共情的情感导演。当千年的人文厚度遇上日新的科技浪潮,必将迸发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火花,未来集团将持续搭建多元展示平台,构建有利于演艺人才成长的良性生态,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高峰对谈 思想碰撞探新路

  作为本届论坛的核心环节,这场汇聚艺术与科技领域权威专家的思想对谈,将现场交流推向高潮。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剧作家欧阳逸冰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党总支书记、主任,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宋震三位专家北京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作曲家亢竹青,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副主任、青年导演、编剧王泽,北京民族乐团副团长、演奏家宋艺博,以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舞美设计郑源等一线主创,围绕“艺术与科技融合”展开深度交流。


  对话从一线创作者的实践体会展开。王泽结合编导实践,探讨了AI拓展创作边界的同时,也提出了技术可能引发的艺术同质化隐忧;郑源围绕舞美设计中AI应用的落地挑战,阐述了从创作到呈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版权思考;宋艺博从演奏家视角出发,指出AI虽能提供灵感素材,却难以捕捉艺术表现中的“呼吸感”与“即兴性”;亢竹青则结合AI音乐制作实践,分析了科技在作曲编曲中的优势与局限。

  在专家发言环节,欧阳逸冰从艺术本质出发,重申“人是根本,科技是羽翼”的核心理念,强调必须守护艺术的人文精神与情感温度;沈浩从人才培养维度切入,深入剖析“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当代价值与系统化培养路径;宋震结合中央戏剧学院数字戏剧系的创新实践,分享了智能科技与戏剧艺术深度融合的前沿探索。三位专家的见解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创作实际,为现场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启发。

  活动尾声,到场领导为九家国有文艺院团负责人与本届人才演出季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代表授予“逐光印记”纪念徽章,并勉励广大艺术创作者以艺逐光、不负时代,共同谱写首都文艺事业的新篇章。


  本场活动以多样化的舞台呈现与前瞻性的理念碰撞,充分展示了北京演艺集团融入首都文化科技体系、开启演艺事业部新篇章所焕发的创造能量。面向未来,北京演艺集团将坚持“人才为本、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拓宽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维度,健全跨界演艺人才的育成体系,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演艺之都”打造贡献持续动能。